李娜
為重返移動市場,英特爾為平板電腦廠商提供數量可觀的補貼已經不是秘密。
而近日有消息稱,英特爾正在調整明年的補貼策略,根據台灣DIGITIMES的消息,英特爾已向合作伙伴告知暫時不會取消補貼計劃,且補貼機種範圍將由10英寸以下擴增至12英寸。
英特爾平板晶片合作伙伴之一商科集團品牌總監楊毅,昨日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表示,從內部溝通來看,未來英特爾很有可能會依照供貨關係制定晶片價格,但在一般推廣費用上,英特爾依然會保持一定的水平,以分攤平板廠商的渠道費用。“具體的補貼策略到了12月才會正式商談。”在楊毅看來,英特爾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市場,補貼政策很可能會繼續。
雖然英特爾並未正面回應補貼問題,但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投資者活動上,英特爾表示,公司將不計損失,繼續致力於移動業務,不過此后不會繼續接受如此大的損失,公司會作出改進。據悉,英特爾2013年移動晶片業務虧損30億美元,今年虧損額或高達40億美元,兩年共計虧損達7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429億元)。
公開的秘密
作為IT行業中的巨頭,英特爾統治了人類案頭互聯的時代。但在移動時代,它並沒有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。而另一家專注於為移動設備設計廉價、低功耗、高效的晶片領域的ARM公司,則成為了移動互聯時代的主角之一,並且催生了像高通、博通、聯發科等移動晶片製造商巨頭,也催生了包括像展訊、聯芯、全志、瑞芯微、炬力等國內晶片廠商。
為了快速進入移動市場並扭轉格局,英特爾從去年開始,宣佈了一系列市場擴張計劃,甚至團結深圳白牌平板廠商(白牌平板是指售價低廉,採用低端晶片,並運行免費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,也稱“山寨機”)、深入華強北,組建了新的部門CTE(中國技術生態圈)。
“在最開始英特爾給出的晶片價格在20美元左右,后來降到15美元,再到11美元、6美元,最後降到了0美元,而整個降價過程只用了半年的時間。”一國平板品牌廠商負責人對記者如是。
事實上,“補貼”成為了平板行業裏公開的秘密。為了將自家的晶片打入安卓平板的市場中,英特爾選擇了通過為平板電腦製造商提供“補貼”來完成對市場的佔領,內容除了將Atom晶片“低價”售給安卓平板廠商,同時還同意為某些共同營銷預算提供費用支持。
“補貼更多的還是共同的市場推廣上。”此前,藍魔平板CEO對記者。
這一策略實帶來了效果。在今年三季度財報中,英特爾已經完成了3000萬塊平板晶片的出貨量,與4000萬塊移動晶片的銷售目標只差了一點點,而后者是一個3倍於去年的增長數字。
在剛剛過去的“雙十一”網購狂歡節期間,根據天貓商城的銷量排行榜,銷量位列前十的平板電腦有一半是英特爾芯平板。“在京東等渠道上,英特爾還是給了很大的支持。”楊毅對記者。
而喜憂參半的是,英特爾為此付出了高昂成本。根據其財報,第三季度出貨1500萬顆平板晶片,虧損10億美元,平攤到每顆晶片的補貼高達50美元。
BernsteinResearch的分析師StacyRasgon也稱,英特爾提供的補貼高達每個平板約51美元,而這些平板品一般本身售價也只有199美元甚至更低。Rasgon表示,2014年英特爾開出的晶片售價僅高於成本一點點,其利潤幾近於零。
“我沒法和你們我會對這些損失感到自豪,但是我要,我們終於不再像一年前那樣,在移動業務上感到難堪。”對於前三季度的移動業務表現,英特爾董事長安迪·布萊恩特(AndyBryant)表示,這是為之前數年在場邊觀望付出的代價,我們會找到回到市場的方式。
他稱,公司將不計損失,繼續致力於移動業務。不過英特爾之后不會繼續接受如此大的損失,公司會作出相應改進,他隨后補充道。
“瘦身止血”合併PC與移動
事實上,所謂的“改變”從上半年就已經開始。
此前,英特就效仿ARM,向瑞芯微、展訊等晶片廠商授權x86架構及晶片平台,從根本上改變了移動業務的商業模式,也更換了競爭對手。英特爾CEO科再奇日前公開表示,該公司中國合作伙伴展訊和瑞芯微將在幾年內轉向英特爾架構,不再使用ARM架構。
而令業內更為震驚的是英特爾將PC晶片與移動晶片部門合併。
上周一,科再奇通過內部郵件宣佈了兩個部門的合併,而對於此次組織架構的調整,英特爾方面表示,將有助於加快對當前戰略的執行,以及應對快速多變的移動計算細分市場。從品層面來看,終端設備的融合趨勢越發明顯。
雖然英特爾在積極推動筆記本與平板電腦的二合一品,但在外界看來,這次併購更多的是為了隱藏移動業務的開支,這筆錢很可能將定向扶持晶片廠商,幫助英特爾打敗ARM。
“移動業務的壓力確實是有,但是平板和筆記本業務本來就有重疊,原來卻分在兩個部門,這次整合可以達到減肥提效的效果。”英特爾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,未來英特爾在移動端將會繼續加大馬力,不同的平台將會帶來更多的整合效應。英特爾第三季度財報顯示,PC業務在過去的第三季度實現了營業利潤41.2億美元,營收同比增長9%。
據記者了解,組織整合后,管理層最大的變化是PC客戶端集團高級副總裁施浩德的職權將進一步擴大,其將在新的組織結構中負責這個部門,還將負責移動處理器和調製解調晶片的銷售。而對於原移動和通信集團總經理HermanEul的新職位,科再奇表示,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公佈,目前將專注於領導集團向新結構過渡。至於原移動和通信集團另一個負責人MikeBell已於2013年5月就任英特爾新設備事業部副總裁。
英特爾方面稱,將於明年年初成立新的客戶端計算事業群(ClientComputingGroup)。而安迪·布萊恩特則表示移動市場,英特爾將會回來,英特爾正在回來。
“明年英特爾會有更多的平台,如SoFIA這種,我們也會進行更多的嘗試,相信補貼不會影響到未來的合作。”楊毅對記者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